国旗下的讲话

2020/6/23 8:23:54 许庆芳 栏目:国旗下的讲话


弘扬法治精神 创建和谐校园

官姗颖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年级的政治教师官姗颖。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 创建和谐校园”。

韩非子有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用法。法离我们很近,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让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圆了读书梦;《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使广大青少年触摸到了法律的温暖;“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囊括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更好保障了人民权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今年也是昆明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安宁中学一直致力于法治校园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

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青少年也不例外。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同学们,当你头脑发热,准备行动时,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当你收到不良行为侵害时,能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天平是衡量权利义务的信物;法槌是惩恶扬善的利器;法官是社会主义的保障;法律是天下之公器。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我们中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逐步培养法律素质;我们要热心宣传法律法规,以正确的法制观念去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周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园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我们从这里汲取丰富的知识;校园是无忧的天地,我们在这个摇篮里健康成长;校园更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幸福大家庭的一员,因此,更应该严格遵守校规校纪。

我们的同学很有必要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管理条例》等中的相关规定,知道哪些事情是违法的,是不能做的。自觉抵制以下不良现象或违法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借此机会,我特向大家提出几点希望:

1.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学生的一日常规,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因为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

2.胸怀宽阔,充分认识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的危害。

因小事激化的同学矛盾,双方要退让一步,冷静处理,而不能说一些刺激性的话语、做一些挑逗性的动作而激化矛盾,更不应该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违纪现象。如果盲目冲动约请校外人员,性质会发生更严重的变化,将会受到学校的严肃处理,直至法律的严惩。

3.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品是百恶之首,吸毒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是绝望和死亡的代名词。因此,大家要提高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都应坚决制止,绝不含糊。希望全体同学能把守法懂法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第一准则,共同创建守法校园,保校园宁静,让我们生活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心中有法,学法用法,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安中,你我共行动!






图/石峰  文/官姗颖  编辑/王亚男    



返回顶部